2025年 - 09月 - 08日 10:04
2025年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关税战”“贸易战”,严重造成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求“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斗争”,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和扩大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央上述指示精神为国内钢管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内钢铁、钢管内需不足,消费量震荡于峰值平台期,进入了“减量提质”发展的新阶段。由于受外贸出口的影响,2025年预测国内钢材、钢管多项指标微降,粗钢产量约9.5亿吨,钢材产量11亿吨,其中直接出口9000万吨,国内钢材消费8.8亿吨,钢管消费8800万吨,其中无缝钢管3100万吨,焊接钢管5700万吨。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要稳定外需。2024年出口钢管1110万吨,其中无缝钢管572万吨,焊钢管538万吨。钢管出口量占钢管总产量9040万吨的比例为12.27%,有力的支撑了钢管产量的增长。要注视出口的流向和结构在发生变化,钢管外贸将面临产品、市场、模式三个转向和技术、投资、合作三个升级,以及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三个转型。在市场转向方面,巩固传统市场(东南亚、中东、非洲)发展新兴市场(拉美、一带一路国家)开拓欧洲市场。在产品转向和技术升级方面,无缝钢管出口产品以石油天然气钢管为主,焊管出口产品以方矩形建材钢管及油气输送钢管为主,产品向高质量方向(高档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精品产品)发展。2025年中国钢管出口量以控制在1000万吨以下为宜,要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突围”,从“输出产品”到“输出品牌”,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1、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求“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斗争”2025年国际局势动荡加剧、乱象频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关税战”“贸易战”,给全球经济带来史无前例的巨大风险。2025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斗争”。和2018年的“经贸摩擦”相比,“经贸斗争”反映出中央对国际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最新判断,为此,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1]。
2025年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会议,要“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有4个方面:一是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三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完备,四是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2]。
国内大循环是以内需为主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列2025年政府工作九大任务之首,这意味着全方位扩大内需成为首要任务和首要工作[3]。
中央上述指示精神为国内钢管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当前钢铁行业包括钢管行业在内,主要矛盾是内需不足。
当前钢铁(钢管)行业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因此,应当把扩大内需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2.1当前钢铁消费需求进入了峰值平台期。
钢管是钢铁的组成部份,所以先要看近年来国内粗钢的变化趋势。2020年粗钢表观消费量达到10.48亿吨,此后稳中略降[4]。 从需求层面来看,建筑业特别是房地产和基础建设依然是影响钢铁行业需求变化的关键因素。从结构上来看,2020年起,建筑业用钢消费和制造业用钢消费占比趋势开始发生改变,建筑业用钢占比逐年走低,制造业用钢占比逐年走高。建筑业用钢从2020年的58%下降到2023年的52%,制造业用钢从42%上升到48%[4]。 例如,螺纹钢是建筑用钢的代表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单一品种,2020年产量达到2.67亿吨,2021年达到2.52亿吨,2022年达到2.38亿吨,逐年下降。从品质上来看,制造业所用钢材不同于建筑业,以优质钢、特殊钢为主,尤其是高端钢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制造业青睐。
2.2预测2025年我国钢材需求与2024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
2025年钢铁行业遵循“稳中求进”的基本方针,在需求总量下降的前提下,但“减中有增,增中有质”的趋势仍得以延续。这是评估
2025年我国钢材需求的总体思路。
2024年我国钢产量10.05亿吨,同比下降1.7%,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为8.92亿吨,同比下降5.4%。关于出口钢材量的评估,有专家预计直接出口量超过1.1亿吨[5], 钢材间接出口1.34亿吨[6],总计出口2.44亿吨。
当前钢铁行业已进入“减量提质”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行业建设峰值已过,基础设施项目逐渐放缓,制造业发展仍未达峰,钢材供需呈现弱平衡态势。
有专家认为,2025年粗钢产量能控制在9.5亿吨,较2024年下降5000万吨,国内市场供需关系就有望维持平衡[7]。 评估2025年钢材产量11亿吨,其中,用于外需方面,海外加征关税的压力,使钢材出口下降,较2024年约减少3000万吨,其中直接出口约9000万吨和间接出口约1.2亿吨,共计约2.1亿吨。用于国内钢材消费约为8.8亿吨左右。
2025年国内钢材消费市场细分评估如下:建筑业用钢需求约5.0亿吨(其中钢结构1.3亿吨,房地产基建用钢3.7亿吨);制造业用
钢需求3.8亿吨。预测2025年建筑业、铁道、集装箱、五金制品等行业钢材需求有所下降,机械、汽车、能源、船舶、家电、摩托车等行业钢材需求有所增长。
3、2025年中国钢管行业要把扩大内需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钢管行业是钢铁行业的一个子行业,无缝钢管直接与冶炼密切相关,焊接钢管的原材料一热轧板卷是钢材的一个品种,因此,钢管行业的运行状态也具有钢铁行业共性的一面,例如:主要矛盾是内需不足,产能过剩,消费需求已达到峰值平台期,以及高产量、高出口、高成本、低价格、低效益、低需求“三高三低”局面。当然、钢管行业基本上也是如此。又例如,钢铁行业的用钢需求从结构上来看,建筑业用钢量几乎占比50%左右,而焊管行业的用钢需求从结构上来看,建筑业(房地产、市政建设、钢结构)用钢量占比也是约50%左右。
3.1.钢管行业用钢消费已进入峰值平台期
2016年---2022年这8年间,钢管产量在总体回落中跌宕起伏,由2015年的9801.82万吨峰值,到2022年9115.8万吨,总体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2022年我国钢管产量(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见图1、图2和图3所示[8]。
图1 2015年-2022年中国钢管产量增长趋势
图2 2015年-2022年中国焊接钢管产量增长趋势
图3 2015年-2022年中国无缝钢管产量增长趋势
2023年钢管产量达到9565.1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峰值,但也是峰值平台期的一个转折点。其中无缝钢管产量达到3150万吨,同比增长6.42%,创历史新高。焊管产量6415.1万元,同比增长8.8%,也是历史第二高位。(2015年是6939.9万吨)
2023年为什么钢管产量达到历史上第二个峰值?因为2023年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9.5亿吨,一般统计规律得出,钢管产量约为钢材消费量的十分之一,故2023年钢管产量达到9500多万吨,恰巧是钢材消费量9.5亿吨的十分之一。
2023年钢管量能够达到第二高峰值,源于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双轮驱动”,也说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速度比消费来得快。
2023年钢管产量达到历史第二个峰值,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钢管出口突破1000万吨,为1007.33万吨,约为产量的十分之一,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68%,其中无缝钢管出口563.91万吨,同比增长15.57%,焊接钢管出口443.42万吨,同比增长18.11%,钢管出口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钢管产量的增长。
2023年钢管产量在峰值平台期达到历史第二高峰产量后,到2024年随则下降。2024年全国钢管产量9040.7万吨,同比下降9.8%,其中焊管产量6100万吨,同比下降7.9%,无缝钢管产量2970万吨,同比下降6.6%。
3.2. 2025年钢铁(钢管)市场预测及其市场细分
前文已预测2025年国内钢材消费量8.8亿吨左右,按钢管占钢材消费的比例为十分之一,则为8800万吨,其中焊接钢管5700万吨,无缝钢管3100万吨。
关于钢材(包括钢管在内)其市场需求将继续呈分化趋势,简述如下:
房地产、钢结构用钢管量在减少,煤电用的锅炉管用量占整个钢管需求量比例也在减少,随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建设,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截止2024年底,煤电装机容量为11.9亿千瓦,同比增长2.6%,但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下降至35.7%,同比降低4.2个百分点[9],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14.4亿千瓦),对钢管需求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但从需求总量来看,这些领域的拉动作用也相对有限。实际上,“两新”“两重”(国家重大战略设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钢管市场的拉动效应并不强[5]。
从下游行业来看,制造业用钢管需求持续向好,机械、家电、汽车、船舶、交通等用钢管需求在上升。例如矿山挖掘机械正在全球范围崛起,关键矿产成为多国角力新战场,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发表了“大石油时代”已经过了巅峰,欢迎来到“大铲子时代”[10]。
随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加快推进。当前,海洋油气成为我国油气产量重要增长极。海洋LNG生产方式正在逐步取代天然气大直径长输管线输送工程。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准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号6号机组)、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号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号4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号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号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11]。核电用钢管需求旺盛。
今年年初一度流向韩国的国际船东们重返中国,2025年4月国内船企新承接51艘,251万修正总吨的新订单,以修正总吨(CGT)计,占全球新船订单量69%,重回全球榜首[12]。与汽车工业类似,船舶工业涉及配套产业丰富,船用钢管用途广泛。
下游各个用户行业用钢材、钢管的市场场景正在日新月异,就不一一详细分析了,具体用量预测见表1。
表1:2025年我国主要领域用钢材(钢管)量预测,单位(万吨)。

2025年我国焊接钢管市场需求量,如表2,我国焊管行业对市政建设房地产及钢结构的需求量为2770万吨,占焊管总需求量的比例为48.6%。其中房地产约1100方吨,占比19.2%,市政建设770万吨,占比13.5%,钢结构900万吨,占比为15.7%。
表2:2025年我国焊接钢管市场需求量预测
4、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和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
需要厘清的是:强调扩大内需,并不意味着外需不重要,更不是要以内需取代外需,而是要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共享市场、大家的市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
从钢铁行业来看,2024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11亿吨,折算成粗钢占我国粗钢产量的11%;然而,间接出口钢材1.34亿吨,总计出口钢材2.44亿吨,占我国粗钢产量的24%,足见外需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很重要。有专家坦言,如果钢材直接出口量回到2022年的6732万吨,将有超过4000万吨的钢材需要在国内市场消化,大大增加国内市场的压力[13]。
对钢管行业而言,外需也是重要的市场。扩大内需的同时,要稳定外需。2024年出口钢管1110万吨,占钢管产量9040万吨的12.27%,超出了预期,支撑了钢管出口量及钢管产量的增长。
4.1. 2025年我国钢材外贸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024年我国钢材出口1.1027亿吨,同比增长22.7%,其中出口到美国、印度、韩国和越南的钢材分别为89.2万吨、302.2万吨、819.3万吨和1276.6万吨,占钢材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0.8%、2.7%、7.4%和11.5%,合计为22.4%。从品种来看,钢材出口以板材为主。
进入2025年2月份以来,美国、印度、韩国、越南等陆续宣布对进口的中国钢材加征关税。我国出口美国的钢材量不大,但从间接出口来看,以机械、金属制品、集装箱、家电为主,间接出口钢材1660万吨,占间接出口总量为12.4%,受美国高关税的影响较大。此外,2024年针对中国钢材出口产品有多达33起贸易原审案件。2025年前3个月又新增8起,对我国出口钢材倍增加压力。与过去主要由欧美传统钢铁强国主导的摩擦事件不同,本轮新增的贸易壁垒多由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巴西等新兴体发起,主要针对竞争力更强的低端钢材产品。虽然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暂时降低了中国产品(不含钢材产品)输美的对等关税,但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025年综合来看,全球钢材贸易环境将更加复杂,我国钢材产品出口面临较大的压力与挑战,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对中国钢管行业也是如此。
4.2. 2024年中国钢管出口大数据简介
4.2.1. 2024年中国钢管出口概况
2024年中国钢管出口1110万吨,同比增长10.22%;其中出口无缝钢管572万吨,同比增长1.05%;焊管出口53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1.44%,支撑了钢管出口的增长。
2024年中国钢管出口1110万吨,出口总金额119.8亿美元,均价1079美元/吨,同比下降18.99%。其中无缝钢管出口572万吨,出口金额72亿美元,出口均价1258美元/吨,同比下降13.36%;焊接钢管出口538万吨,出口金额47.8亿美元,出口均价888美元/吨,同比下降24.61%。以上可知,对比2023年,钢管出口数量在增长,但均价一直在下降。
4.2.2. 中国钢管出口市场按地区布局概况
据国贸通大数据显示:
(1)无缝钢管出口市场按地区布局概况
2024年无缝钢管出口到全球数量、地区分布见表3
表3:无缝钢管出口地区、数量分布表(数量单位:公吨,M--百万,W--万)

2024年无缝钢管出口到全球金额、地区分布见表4
表4:无缝钢管出口地区、金额分布表(金额单位:美元,B--十亿)

2024年无缝钢管各洲交易金额年增长率见表5
表5:无缝钢管出口地区交易金额年增长率表(金额单位:美元,M--百万,B--十亿)

2024年无缝钢管各洲交易数量年增长率见表6
表6:无缝钢管出口地区交易数量年增长率表(数量单位:公吨,M--百万,B--十亿)
(2)焊接钢管出口市场按地区布局概况
2024年焊接钢管出口到全球金额、地区分布见表7
表7:焊接钢管出口地区、金额分布表(金额单位:美元,B--十亿)
2024年焊接钢管出口到全球数量、地区分布见表8
表8:焊接钢管出口地区、数量分布表(数量单位:公吨,M--百万,W--万)
2024年焊接钢管各洲交易金额年增长率见表9
表9:焊接钢管出口地区交易金额年增长率表(金额单位:美元,M--百万,B--十亿)

2024年焊接钢管各洲交易数量年增长率见表10
表10:焊接钢管出口地区交易数量年增长率表(数量单位:公吨,M--百万,B--十亿)
4.3. 2024年国内钢管出口前十名的国家
4.3.1. 2024年无缝钢管出口数量前十名国家
其中出口数量如图4所示,前十名国家为:阿联酋、印度尼西亚、阿曼、印度、土耳其、泰国、韩国、尼日利亚、科威特、沙特阿拉伯。
图4:无缝钢管出口前十名国家(数量单位:千克)
4.3.2. 2024年无缝钢管出口金额前十名国家
其中无缝钢管出口金额如图5所示,前十名国家为:阿联酋、印度、印度尼西亚、阿曼、韩国、泰国、土耳其、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美国。
图5:无缝钢管出口金额前十名国家(金额单位:美元)
4.3.3. 2024年焊接钢管出口数量前十名国家和地区
2024年焊接钢管出口数量前十名国家和地区为: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阿联酋、越南、秘鲁、缅甸、坦桑尼亚、泰国、中国香港。出口数量如图6所示。
图6:焊接钢管出口数量前十名国家和地区(数量单位:千克)
4.3.4. 2024年焊接钢管出口金额前十名国家
焊接钢管出口金额前十名国家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坦桑尼亚、越南、澳大利亚、韩国、秘鲁、泰国。出口金额如图7所示。
图7:焊接钢管出口金额前十名国家(金额单位:美元)
4.4. 2024年中国钢管出口按照数量前十名的品种
4.4.1. 2024年无缝钢管出口按照数量前十名品种
表11:海关编码:7304大类,无缝钢管出口按照数量前十名品种(数量由高到低,数量单位:千克)
4.4.2. 2024年焊接钢管出口按照数量前十名品种
表12:海关编码:7305大类、7306大类,焊接钢管出口按照数量前十名品种(数量由高到低,数量单位:千克)

说明:表3---表12、图4---图7,以上资料源自国贸通大数据-www.bigtradedata.com
5、2025年中国钢管外贸加强国际化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5.1. 我国钢管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正处在深度调整期。2024年我国管产量达到9040.7万吨,同比下降9.8%;钢管表观消费量达到7961.7万吨,同比下降8.8%。近3年,我国钢管产能总体利用率65%~70%低位震荡。无缝钢管关停产能990万吨后,有效产能约3700万吨,穿孔+冷拔(轧)无缝管生产线产能600万吨。新增生产线8条,主要是三辊轧管机,如全球最大的Φ530毫米,Aseel斜轧管机,新增产能350万吨。在焊管方面,焊管总产能11800万吨,退出产能500万吨后,普通焊管(如建筑脚手架管)占比60%,高端焊管(油气、核电用管)占比逐年提升到20%,2020年---2023年新建焊管机组80条---120条,主要集中在高端领域(如大直径油气管道、精密不锈钢管)和智能化生产线。我国钢管行业目前已基本达到产销平衡,为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了良好基础。
5.2. 中国钢材和钢管出口市场的简短小结。
①我国钢材和钢管直接出口量均各占总产量的比例为11%~12%,有力地支撑了外贸出口和国内总产量稳定在峰值平台区。但是,钢材及钢管出口总量要适当控制,2025年钢材直接出口总量以不高于1亿吨为宜,钢管直接出口总量以不高于1000万吨为宜。
②我国钢材和钢管出口的地域以亚非拉为主,出口的地区以东南亚和中东为主。钢材出口的国家以越南、韩国、印度为主,钢管出口国其中无缝钢管以阿联酋、印尼、阿曼为主,焊接钢管以菲律宾、沙特、印尼为主;出口的材料品种,钢材以板带为主;钢管出口品种中无缝钢管以石油天然气钢管为主,焊接钢管以建筑材(方矩形管、普通焊管)、石油天然气焊管为主。由于出口的焊接钢管的品种适应于新兴国家大规模基本建设,尤其建筑业用材的需求,所以焊管出口增速大大超过无缝钢管的出口增速。
③钢管出口的主要企业简述:2024年重点钢铁企业出口管材174.1787万吨,同比增长2.34%,其中无缝钢管出口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天津钢管、衡阳钢管、磐金钢管、宝钢钢管、林州凤宝和中信特钢;焊接钢管出口5万吨以上的企业有:天津友发、番禺珠江钢管(珠海)、天津源泰德润、天津宝丰、天津联众、济南迈科、中石油渤海装备、河北恒泰、天津惠利通钢管等。
我国钢管行业的企业体制构成的特点是:在产量/产能占比方面,民企占80%以上。2024年4月30日十四届全国大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对于钢管行业中的民企来说,为民营经济发展奠定了法治基础,保障了法律上与国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合法权益。
5.3. 中国钢铁企业和钢管企业加强国际化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2025年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暂时缓和了中美关税战,钢材钢管市场在短期反弹后,仍面临回调的压力。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 4月我国共计出口钢材3789.1万吨。同比增长8.2%,但钢铁行业出口订单指数在收缩区间继续回落;今年2月份无缝钢管出口37.99万吨,同比增长8.1%,环比下降21.86%;焊接钢管出口33.84万吨,同比增长21.23%,环比下降33.59%。这是因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贸易战使得全球经济动荡,多国经济发展存在预期下降和制造业生产存在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版图面临重构。
(1)出口的流向和结构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此前钢材钢管主流向国的出口量可能会逐步减少,例如面向墨西哥、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的高端石油专用管材产品销量降低,管线管销量也在减少。因此,巩固传统市场:东南亚(越南、印尼)、中东(沙特、阿联酋)、非洲(尼日利亚、埃及);发展新兴市场:拉美(巴西、秘鲁)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筑和基建领域以及流体管道需求明显增长。开拓欧洲市场方面,需要重点关注西班牙、塞尔维亚、匈牙利、德国、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市场潜力。
加强国际化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全球化布局。2025年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士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北亚4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尼泊尔、阿富汗、不丹、马尔代夫)、东南亚11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文莱、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缅甸、东帝汶),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要密切注视国外市场结构在变化,例如:国际能源市场40多国已制定核电建设或扩大核能力的计划,东南亚有越南重启400万千瓦的建设计划,印度将引入一座25万千瓦的核电站,泰国考虑引入小规模反应堆(SMR),此外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柬埔寨、缅甸也对核电表现出兴趣。欧洲德国、比利时、丹麦、英国、意大利、波兰、爱沙尼亚都有计划重启核电。美国有多个州扩建现有核电站。石油天然气开采向海洋发展,LNG是新动向。跨境铁路也是外贸的新动态,中吉铁路、越南、泰国、蒙古都与我国签署了铁路计划。
(2)坚持以高质量产品为出口的方向,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
中国钢材和钢管凭借规模优势和低成本控制能力(如低人力成本、完整产业链),价格竞争力仍强于欧美企业,但由于原材料(铁矿石、焦炭)价格波动,环保成本上升压缩企业利润空间。我国面临的竞争对手如欧美、印度、土耳其等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抬高出口门槛;韩国、日本在一些高端领域保持技术优势。我国在钢铁、钢管外贸领域要应对诸多挑战。
为此,钢材钢管出口将面临产品、市场、模式三个转向,和技术、投资和合作三个升级,以及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三个转型。
关于产品转型,有多个涵义,由低端建筑材转向高档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向精品产品。高档产品方面,无缝钢管的油套管在深地、深海、非常规等复杂苛刻环境下服役,需要有更高强韧性、抗挤毁、耐腐蚀性和气密封性能;油气输送管向厚壁、耐低温、抗大应变、经济性耐腐蚀等性能的方向发展;例如,鞍钢股份的研发团队通过创新的设计,成功研发出“Inconel625镍基合金+X65管线钢”双金属复合管。生产出了在深海环境中具有高耐腐蚀性和高强度的复合管道。这标志着我国在深海油气输送管道材料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深海油气田的不断被发现,未来对高性能油气输送管道的需求将会持续上升[14]。又例如,近日宝钢股份与非洲某国知名国际油公司签订供货合同,提供从海上油气田至陆上炼化设施长输海上管线新项目的管道,项目设计成背驮式两条同行管道,单行管道全长约130公里,分别用来输送天然气和气体水合物抑制剂,该项目所需产品涉及焊管、无缝管、涂层、水泥配重、涂层弯管等多品种配套服务。目前部分产品已经实现交货,及时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因此,中国企业在产品转型升级的时候,提高企业的全面配套服务能力,给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也需要重点提升[15]。
核电机组蒸发器690U型传热合金钢管,尚需发展高性能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锰钼铬类合金钢管多品种多规格;清洁煤电锅炉钢管向温度更高、压力更大、耐腐蚀性能更苛刻、耐热性能更高方向发展;工程机械用管要开发更高强度、高精度、易焊接、耐磨、耐疲劳、低残余应力等功能差异化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方面,例如无缝钢管用热扩技术开发大直径特殊用管,对钢管内(外)表面防腐涂层定制,高频直缝焊管离线热处理后提升产品性能;精品产品方面,例如山钢股份型钢厂中型生产线对H200系列Q235C产品,优化工艺质量、提高产品精度,成品腿厚均匀,表面平整光洁,产品性能稳定,为普通用产品达到精品产品作出了示范。
市场转型前已详细分析过了;模式转型则是指从直接出口转为“海外建厂(包括产能转移)+转口贸易+捆绑”服务。
关于技术升级,有材料升级和产品升级两个方面。材料升级提高强度,如钢结构用管从Q235升级到Q420、Q460;脚手架管由Q235提升到Q620M;工程机械臂架管由Q770提升到Q850~Q960;油气管线钢管由X70、X80提升到X100、X120;连续油管由CT80、CT100提升到CT120、CT140;在产品升级方面,方矩形钢管由冷弯成型提升为热弯成型,提高了产品强度;煤电机组用无缝钢管由蒸气参数18兆帕、568°C/568°C提升到33兆帕、605°C/613°C超超临界的水平。投资升级,从传统的产品出口转向产能输出,面向钢材需求旺盛的地区布局本地化工厂;合作升级,与国际领先企业开展高质量技术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定制定。总之,不能只满足于“输出产品”,而要致力于“输出能力”“输出体系”“输出品牌”,从数量走向质量。
关于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三化”转型,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展开了,这里只提一点,中国钢铁钢管产品进入欧盟市场需要支付额外的碳关税。
结束语
2025年海外加征关税的压力,会加速或倒逼国内钢企全方位扩大内需和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寻找海外布局的机会。应该看到,中国钢铁包括钢管行业在内,仍然是全球最有效的供应链。即使存在风险,外贸增长仍然是主要趋势。中国钢材钢管出口需要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实围”,通过市场多元化、产品高质化、生产绿色化及数字化升级,从“输出产品”到“输出品牌”,不断提升中国钢铁钢管业的国际竞争力。
来源:作者:彭在美,上海钢管行业协会;刘建伟,浙江金洲管道工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宝梅,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重磅信号,报刊文摘,2025年5月 5日,第一版。
2、王宝梅,国务院首次就做强国内大循环“划重点”,报刊文摘,2025年5月21日,第一版。
3、彭在美,钢铁行业当如何“扩内需”?,中国冶金报,2025年3月20日,02版。
4、唐祖君,应对挑战,亟须加强行业自律,中国冶金报,2023年8月9日,第2版。
5、贾林海,“三低”形势下,坚守待“春”归,中国冶金报,2025年4月29日,07版。
6、陈玉千,钢铁行业能否再续“开门红”?,中国冶金报,2025年5月20日,05版。
7、贾林海,今年钢市供需平衡点或在9.5亿吨,中国冶金报,2025年4月30日,01版。
8、钟锡弟,从数据看中国钢管业的发展,管道商务与技术,2024年03月,总第71期04页。
9、陈卓,“卷”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稳,稳步前行。中国冶金报,2025年3月13日,02版。
10、那晓婧,李艾鑫,徐嘉彤,2025年2月27日,环球网,报刊文摘,2025年3月7日,第6版。
11、王宝梅,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报刊文摘,2025年5月25日,01版。
12、王宝梅,国际船东重返中国,报刊文摘,2025年5月26日,01版。
13、樊三彩,锚定重点,接续发力,共同构建中国钢铁更加美好未来,中国冶金报,2025年3月4日,01版。
14、搜狐网,鞍钢股份创新研发深海油气输送管道材料,2025年6月11日。
15、中国宝武公众号,宝钢股份成功签约非洲某国著名油公司海上管线项目。2025年6月17日。